得勝小語
生有時、死有時,萬物都有時‧學習用屬靈的眼光來觀看主的信實以及擴張境界‧
台北基督之家 12月14日 創世記 第107天靈修題材
經文:創卅五16-29
主題:拉結死、以撒壽終
分享:
拉結期望上帝再加添她一個兒子,上帝垂聽她的禱告,果真再加添給她,使得以色列成為十二族。但她的生命也因這個兒子而失去了。拉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要兒子,她得到了兒子,但也因此失去了生命,我們一生追求的,是否會讓我們喪失屬靈的生命呢?
在拉結來看她得到兒子卻是痛苦的,因此她臨死前給兒子取名叫便俄尼(就是憂傷、痛苦之子),但雅各卻不同。他雖然失去所愛的妻子,但卻沒有抱怨上帝為何如此做,反而給兒子取名叫「便雅憫」就是右邊之子,是尊貴的、有能的,也表明好運氣,這是他信心成長的見證。
生命常會面對「生」和「死」,就如雅各親見便雅憫出生,也目睹母親的奶媽和愛妻的死亡。這些事都不在我們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,人力無法勝天。「死亡」這種生命中無法逃避的不如意,有時會讓人像雅各為底波拉或拉結為兒女哀哭一樣,眼眶滿了淚水;但不要忘記,哭有時,歡笑有時,很多時候,哭泣之後仍有曙光和希望。在伯利恆雖有號啕,但那地卻降生了一位使人有希望的救主。
再者,拉結的死亡帶來了便雅憫的出生,有時候死亡是新生的「催生劑」。我們因此一方面不要害怕「已死」的事,也就是那些無法挽回和補救的事,另一方面也不應沉浸在死亡的痛苦中,要接受它,埋葬了就起來,揭開生命「新」的一頁;就如大衛那樣,知道孩子死了,「就從地上起來,沐浴,抹膏,換了衣裳……吩咐人擺飯,他便吃了。」(撒下十二20)「沐浴,抹膏,換了衣裳」提醒我們要在失敗中起來,重新振作。
當拉結最痛苦之際,安慰她的不是她的丈夫,而是接生婆;她用上帝常用的「不要怕」去安慰拉結,且提到上帝的信實,已經應允她的禱告。我們要學習接生婆的榜樣,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安慰;安慰時要指出上帝在掌權,祂信實又聽人的禱告。
以撒離世,兩個兒子一起埋葬他。人會一代一代的過去,但上帝始終都在,並且繼續成就祂的應許。
默想:
1.拉結的死對我有何意義?
2.雅各信心成長的根基是何呢?
禱讀:傳三11
背經:傳三11
禱告事項:
1.為國家
為台北市的市府團隊為人民的好公僕及每位市民能聽到福音歸順主。
2.為國度
為台北市的眾牧者及弟兄姊妹成為自卑禱告尋求神的面、轉離惡行的人,讓神的醫治及復興臨到台北市。
3.為同工
為主任牧師及你的區牧、小組長代禱,求神保守他們免受口舌之災,也讓他的口舌被潔淨,一切的傳舌及負面的話都不出其口。
4.為家人守望
用(徒16:31)為自己及家人禱告,求神使我們全家都對主有信心,要天天經歷救恩。
5.【為宣教】,【為聖工】,【為年度目標】,【為教會本月主要聖工】部分,詳見當週週報
聖經速讀:但十一~十二,啟五